首先來的就是微信公眾號,它是跟進政策是最快的了。微信公眾號要求所有的微信小程序都要備案。
現在不知道是和網站一樣,在開始制作前就可以備案,還是需要做好了頁面之后才可以進行備案。
如果說是需要做好APP后備案的話那相對來說APP的上線周期就會拉長。而如果和網站一樣在開始制作時就可以備案的話,那么基本上不受什么影響。
我們可以在立項之時就可以備案,差不多APP制作好后,備案也差不多通過了。
1、若微信小程序未上架,自2023年9月1日起,微信小程序須完成備案后才可上架;
2、若微信小程序已上架,請于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備案,逾期未完成備案,平臺將按照備案相關規定于2024年4月1日起進行清退處理。
同時,微信也在建設ICP代備案管理系統了,系統將于9月1日上線,功能大概率會和網站備案一樣。
還有一點是沒有備案那么就不可以使用國內的服務器進行通訊。相信現在很多國內APP使用的服務器都是國內的,畢竟訪問速度快。
只需要給域名做個備案就可以使用國內服務器,那么現在是只要你APP沒有備案就不可以使用國內服務器。和域名一樣,沒有備案時不可以訪問國內主機。
小程序其實在很多場景都做了對應的審核,像在開通支付時我們需要提供小程序的設計稿。
其實說實在的小程序和APP在上線審核時都有相應的審核步驟。
如果說安全方面的話,比如APP或者小程序涉嫌違法。那么可以直接將對應的審核主體信息移送給公安機關。
有人說上架時資料偽造。那么備案確實能規避掉平臺方疏忽的地方。但誰能保證備案時的資料不是套用的呢。
其實對于正規的APP和小程序影響不大,無非就是多了一個步驟,而這個步驟有可能將上線周期拉長。所以有需要上線小程序或者APP的朋友可以根據項目安排及時去做相應備案。
不過現在備案還未正式拉響,相信在信息化的現在備案應該不會那么拉胯。畢竟做APP的人相對網站要少得多。
小程序備案周期大約是:1-20個工作日內(具體以實際審核時間為準)完成審核??梢哉f小程序備案和網站備案的流程一摸一樣。
小程序,一般都是依托于各個平臺下的網站程序,比如微信生態、支付寶生態、百度生態等等都有自己的小程序。
美其名曰小程序,其實就是移動站,唯一不同的是只能在自己平臺下訪問的小程序。
其實小程序的發布挺麻煩的,比如網頁上有個錯別字,修改一下,后面都要重新審核才能發布。
簡單看了一下小程序備案的材料,政策備案到是挺簡單的,但一些特殊行業是真的麻煩。要求有前置審批材料。
比如你小程序做出版
必須要有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,你做新聞的必須要有互聯網新聞服務許可證。
APP備案還能理解哈,但像微信小程序在正式發布的時候其實已經做過實名認證了,域名也做了備案了。
而且微信也驗證了企業資質,但有點想不明白,為什么還要單獨做備案。但國家一定有自己的考慮,我們只要遵守就好了。
總之,小程序的創業門檻越來越高了。